公考笔试
中国传统文化之思想篇
中国传统文化之思想篇
中国传统文化之思想篇
公考笔试

01

三教·九流·十家

三教:两汉之际佛教传入我国后,称儒、道、佛为三教。
九流:指先秦时九派学说。即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十家:九流(即九家)再加上小说家。


02

“爱人”与“兼爱”

儒家重义轻利,墨家统一义利,这是“爱人”说与“兼爱”说的主要区别。儒家“爱人”说主张“爱有差等”,孔子主张爱有差等,如爱自己的父母与爱他人的父母,就有先后、亲疏、厚薄之分。

儒家“爱人”侧重于“修己”,启发人们在道德上的自觉。孔子提出“爱人”说,是为了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调整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从而维持宗法等级制度。

墨家“兼爱”说认为“爱无差等”,墨子主张不分远近、亲疏,他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家“兼爱”注重“交相利”,强调在行动上、物质上的利人。墨子“兼爱”说反映了平民、小生产者的平均主义理想。


03

黄老学派

战国时期,以“黄帝”为名的学术派别大量出现,黄帝成了“学者所共述”的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吸收了黄帝学说中的尚法的思想,形成了以“道德”为核心的新道家学说。同时,为了提高学派地位,该学派又抬出黄帝作为本学派创始人。这样道家学派变成以黄帝、老子为旗帜的新学派——黄老之学。


04

天人之辩

所谓“天人之辩”,是指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之间关系的辩论。商周时期,人们把天看做是至高无上的神,到春秋战国时期,“天人之辩”真正开始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展开。儒家创始人孔子曾对鬼神产生怀疑,但孔子的学说并未因此发展到唯物主义。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老子主张道法自然,这种尊重客观规律的思想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叫人顺从命运则是消极的。孟子则片面夸大理性的作用,以为通过思维能“知天”。


05

义利之辩

所谓“义”,是指一定的行为道德;所谓“利”,是指个人的利益。讨论行为道德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就是“义利之辩”。
孔子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认为义利是矛盾的,解决矛盾的方法是重义轻利。墨家则认为义和利是绝对统一的,不存在任何矛盾。他们认为不存在有利无义或有义无利的现象。孟子认为,追求义是人们行为的唯一目的,而任何对利的关注都有损于人们道德行为的纯洁性和高尚性,所以,利欲是一种有害的念头,必须在思想上加以排除。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义利不相容,它们的关系只能是一个战胜另一个的关系。


06

中庸

“中庸”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上的一个重要内容。孔子解释“中庸”为“过犹不及”、“执两用中”、“中立不倚”,中庸就是既无过,也无不及。 “中庸”思想是主张维持质的稳定性,并不是我们所谓的折中主义。


07

性善论

孟子提出的“性善论”,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他认为人性中具有仁、义、礼、智四种善端,它们是人性中所固有的。尽管他说的“善端”并非是说人生来就是一个具有完善美德的君子,但他还是把潜在的道德意识看成是先验的东西。


08

性恶论

荀子是先秦时期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在哲学思想方面,他提出“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他把道德认识、道德行为看做是后天人为的结果,认为不道德的行为的根源在于欲望和天性。


09

人定胜天

“人定胜天”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在天人关系问题上的一种主张,意指人类依靠自身的力量能够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它是由战国时荀子首先明确提出的。荀子认为,人只要遵循自然规律,就可以正确地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来战胜自然。


10

庄周梦蝶

庄子是个观察精细、思维敏捷的哲学家,同时又是一个想象丰富、情思飘逸、具有浪漫气质的诗人、文学家。庄周曾梦为蝴蝶,翩然飞舞,全然不知自己是庄周。突然醒来,他意识到自己又分明是庄周。庄周于是想:“究竟是庄周梦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为庄周?”梦和真不可分,梦可当真,真亦可当梦,或许人生也是一场梦,甚至是梦中还有梦。“庄周梦蝶”把宇宙和人生哲学融为一体,是庄子从人的个体存在的角度对宇宙、人生等问题的形象化的哲理阐述。


11

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是中国汉朝思想家董仲舒建立起来的封建伦理政治学说。董仲舒按照他的“天道”理论,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夫妻。这三种关系是最重要的。而这三种关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三纲”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把封建等级制度、政治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
“五常之道”是指仁、义、礼、智、信。董仲舒认为,五常之道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和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治国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12

天不变,道亦不变

“天不变,道亦不变”是西汉董仲舒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道”是封建社会据以存在的根本原理,其核心是三纲五常。“天”是指自然界的最高主宰或天意。董仲舒认为,封建社会的最高原则是由天决定的,天是永恒不变的,因而按天意建立的封建社会“道”也是永恒不变的。董仲舒以“天不变,道亦不变”来论证封建制度和君主统治的合理性和稳定性,后来成了束缚人们的精神枷锁。


13

理学

理学是宋明儒家的学术思想。理学包括以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前者认为“理”是永恒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理”派生;后者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认为主观意识是派生世界万物的本原。

宋明儒者不再囿于以往那种章句训话中的求理,只是同意或反对某个字的含义,而对义理大加阐述。他们认为,合乎自己愿望的事物就是“理”,就是一种自然。理学认为“理”不仅是自然界的最高原则,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很多理学家将“理”规定为宇宙本原,于是把对平常礼教的违背归咎为违反了理。


14

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宋明理学认识论学说,原是作为诚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养方法的命题,从宋代理学家程颐开始,把格物致知作为认识的重要问题来对待。程颐认为“格物”就是就物而穷其理,格物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讨论、应事接物之类,以达到“致知”(体会、领悟所固有的理)。朱熹在程颐思想的基础上,通过为《大学》作格物致知补传,提出了系统的认识论及其方法论。他以“人心之灵莫不有知”为认识主体,以“天下之物莫不有理”为认识客体,认为联结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方法,就是格物致知。


15

存天理,灭人欲

在认识论方面,朱熹发展了《大学》关于“格物致知”的思想,将其解释为“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在人性论上,朱熹认为,天理和人欲是绝对不相容的东西,“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为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把封建伦常、忠孝仁义抽象为先天至高的“天理”,要求人们摒除私欲,摒除物质世界的一切诱惑,通过正心诚意、克己复礼,使人性纯化而归复“天理”。
朱熹的思想在生前并未得到统治者的重视,他死后不久,理学便成为元、明、清各代帝王改造统治思想的基础,被奉为官方哲学,对封建社会末期产生了重大影响。


常识真题回顾

1.( 2014联考)“三教九流”中的“三教”,通常是指(   )

A天、地、人

B儒、法、墨

C儒、佛、道

D儒、道、阴阳

【答案】C


2.(2010福建)在我国传统学术发展史上,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标志性学术成就。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汉代经学 魏晋玄学 隋唐佛学 宋明理学

B.汉代经学 魏晋佛学 隋唐玄学 宋明理学

C.汉代儒学 魏晋玄学 隋唐佛学 宋明经学

D.汉代儒学 魏晋佛学 隋唐玄学 宋明经学

【答案】A


职位表.xls


数百万用户正在使用的公考、教师、司法、考研、建造、医疗、会计考试的提分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