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识“特点”
文章写作是申论科目中分值最高的题目,但“破解”写作其实非常简单,只要掌握其“要害”,便可轻松完成。同学们需要知道大作文具备的两个性质:客观性和主观性。何谓客观性?即作文的主题和观点是客观的,我们要从题干和材料中找到。而主观性则是指作文中的论据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实际。
▎加深认知
一、申论作文的客观性
申论作文并不是天马行空的,并不是我们拍拍脑门就可以决定写什么内容的。尊重题目、尊重材料才是申论得高分的关键。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在一篇作文中体现出来我们尊重材料了呢?换句话说,阅卷老师怎么才能知道我们很好的理解了材料呢?关键在于要找准主题和观点。接下来跟着小粉笔一起来看看怎么做到快速准确找到主题与观点。
(一)仔细审题,确定主题
作文一般有两种出题形式:一是围绕句子写作文,一是给定标题写作文。无论是哪种情况,我们都能从中找到作文的主题。
例1:根据你对“给定资料7”中划线部分“但现在的时刻,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需要我们忙碌起来,而不是一直在缅怀过去,一直在不经过大脑地轻松娱乐”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2017联考)
这句话最终的落脚点落在“需要我们忙碌起来”,所以,“忙碌”就是咱们这篇文章的主题。而我们为什么要忙?我们怎么忙?这句话也给了我们一定提示,也许要从“文化”、“民族”、“国家”这三个方面展开。具体从哪几个方面展开,还需要结合材料确定。所以,通过题干,能够把主题“忙碌”确定下来。
例2:参考给定资料,结合当前政府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形势,以“众筹:金钱之外的价值”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2016联考)
该题干直接把作文的题目给我们,可以确定,“众筹”便是这篇文章的主题,大方向应该是围绕众筹谈它的价值、它的好处,且是除了“金钱”之外的众筹的好处。具体有什么好处,还是需要去材料中具体挖掘。
(二)结合材料,列出提纲
回到材料中,找到观点及可以作为论据的内容,列出提纲。
例:参考给定资料,结合当前政府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形势,以“众筹:金钱之外的价值”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材料5:
董事长杨勇认为,“在传统的创业中,第一步要找投资人,这就很难,能拿到钱更不容易。第二步,找完投资人之后,要把产品卖出去,也挺难的,所以每步都是一个坎。为什么那么多创业公司都死掉?为什么那么多中小企业发展不了?就是因为每一个坎都不容易走过去。【这一部分讲了传统创业的问题,换言之,众筹能够改变这些问题,也就是意义,即众筹能够降低创业门槛】众筹就把这个模式改变了,每个人都是投资人,每个人都是消费者,每个人也是传播者,这种方式的改变,你就发现,做公司容易了。所以某种意义上,消费者就是投资者和生产者。【众筹的意义:能够改变创业模式】
该段讲述了传统创业的问题,与之对应的就是有了众筹之后带来的意义:降低创业门槛、改变创业模式。
根据审题确定的写作方向,结合材料,可以得到文章提纲:
二、申论作文的主观性
确定好主题和观点之后,论据便可自由发挥,可以从材料中挖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积累。论据主要包括事实论据(社会热点、经典故事、数据、调查报告、新闻报道等)和理论论据(名人名言、俗语俚语、领导人讲话、理论政策、客观规律、科学原理、论著文章等)。
(一)论据怎么来
论据来源一:申论材料
申论材料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做小题还是写作文,我们都会接触到大量的材料,每一则材料或多或少都会有相应的素材(例子、名人名言等),所以每一次做题见到好的案例、观点都可以抄下来。
论据来源二:日常积累
日常可以从网络、报刊杂志、电视上积累素材。如人民日报、澎湃新闻、新闻1+1、焦点访谈等。
(二)论据怎么记
1.记短不记长。平时可以记一些比较短的名言警句,太长了记不住,也浪费精力。
例如: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艾默生
2.记万能素材。可以从“五位一体”的五个方面寻找例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每个领域积累至少积累一两个例子,最好是时事热点。从这五个方面积累素材,可以保证自己的素材库相对来说覆盖面比较广,在考场上能用上的概率也相对较高。
▎粉笔总结
申论大作文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结合的。客观性即主题和观点, 一定是从题干和材料中确定的。而主观性则是指论据部分,需要自行发挥,所以平时需要注意多多积累素材。这两方面是大作文写作的基础,只有把这两方面掌握好,才能保证作文分数不低,而提升作文分数,还需要加以不断的练习和总结方法技巧,相信同学们会不再惧怕大作文,并能取得一个好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