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 言
对于全职备考的小伙伴来说,最后三个月冲刺备考时间比较充足,但对于非全职备考的考生来说,就需要抓紧时间,见缝插针、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
数量关系是很多考生头疼的模块,不少同学认为其做题时间长、正确率低,于是在备考时彻底放弃数量,这样是很不可取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数量关系是以中小学为主的数学知识,侧重考查思维能力,很多考点都有固定的方法与技巧,同学们只要认真学习,是能够取得一定分数的;其二,近几年公考竞争愈发激烈,高分层出不穷,想要在考试中突出重围,必须不断提升分数。若完全舍弃数量,则其他科目需要比别人有很大的优势,但如果能把数量关系其中一部分的模块拿下,必然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资料分析是各个模块中最好拿到高分的模块,也是考生必须全面学习掌握的模块,对于资料分析,我们建议每一个学生都全面掌握,让资料分析成为大家的提分利器。
数资部分三个月的备考计划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以确保全面、高效地准备考试。
第一阶段:熟悉考情、摸底考试
全职和非全职的考生都需要找一个完整的2小时,选一套去年的国考真题,了解国考常考题型和题量,计算正确率,分析自己擅长和薄弱的考点,为后续学习的重点选择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复习基础知识(第1-30天)
建议跟着笔试系统班学习,全面梳理知识点。这一阶段,课前要做好预习,对有疑问的地方重点标记;在听课的过程中,紧跟老师的授课节奏,提炼方法和知识点,结合理解去记忆,做到举一反三;课后将老师所讲的方法技巧梳理一遍,并画出思维导图。跟课学习一遍之后,全职考生可以将所有理论部分都重新听一遍,做好笔记,对其中错题比较多的题型建议在APP中找5-10题进行巩固,整理所有错题。非全职考生将错题较多的题型重新听一遍,其他考点快速看一遍APP中教务老师整理出来的授课笔记。
第三阶段:专项训练(第31-50天)
这一阶段数量关系建议选择其中4天每天刷2~3个常考考点的题。全职考生每个考点刷3组,每组5题;非全职考生每个考点刷2组,每组5题。做练习时可以不追求速度,但是一定要吃透每一道题,最终达到看到题目能立刻辨别题型、对应方法和技巧的水平。同时,对于经常出错的题目,分题型、分考点总结到错题本上,做到多次回顾;对于存在混淆的知识点,建议询问辅导老师或者听课程回放。
资料分析建议选择其中4天,分模块在粉笔APP或书籍上进行刷题。全职考生每模块每组刷15题,除综合分析外限定时间15分钟,综合分析限定时间20分钟。每天刷2-3个模块,掌握比较好的模块刷1-2组,错题比较多的模块刷3-5组,平均每组用15-20分钟对答案并整理错题。
非全职考生选择容易做错的题型或不太熟练的题型重点刷题,每模块每组刷5题,除综合分析外限定时间5分钟,综合分析限定时间7分钟。根据空闲时间长短变换刷题量,空闲时间在15分钟以内,5题一组;空闲时间15-30分钟,10题一组,每组做完后马上对答案,并找出错误原因。每天晚上整理白天所有错题。
第四阶段:套题演练(第51-70天)
选择近5年国考和与国考考情相似的省考(如联考、山东省考等)真题练习。全职考生每天上午进行2小时的限时演练,注意留出涂答题卡的时间。通过练习选出自己最舒适的做题顺序,注意做资料分析(20题)的时长不要超过30分钟,每天下午对上午做的套题进行复盘。每周六重新做周一至周五的错题,并对第二次仍做错的题目重点找原因,更正错误思路。每周日参加粉笔大模考,将其中比较新的考法整理出来。
非全职考生周一~周六按照每天晚上限时2小时演练、当天晚上复盘前一天的错题的节奏做题,周六白天重新做周一至周五的错题。每周日参加粉笔大模考并整理新的考法。
第五阶段:冲刺提升(第71-80天)
选择其中4天,学习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部分冲刺课程,课前做例题,课上做好笔记,课下整理错题,练习一些难度稍大的题目。将资料分析知识树默写下来。
第六阶段:考前准备(第81~90天)
这个阶段不建议过多挑战难题。建议做一下之前的错题,限时做一些套题,背熟公式,针对薄弱的部分查漏补缺。调整心态,保持积极的心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等方式来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通过以上六个阶段的备考计划,考生可以全面、高效地准备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部分的考试,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本文建议的每日学习和刷题量,大家可以根据自身基础和时间充足情况进行调整。只要保持不断地学习,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大家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