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转折,是关联关系中的一种,如果横线前后出现转折,要掌握“转折前后语义相反”,这是非常重要的理论要点,比如她虽然数学不好,但是语文很优秀。转折关系通常由“但是”“然而”“却”“其实”“事实上”“实际上”等标志词引导。
真题示例

在诺贝尔奖评选初期,文学的边界并没有像如今这样 ,以写作为职业的人均被冠以“作家”称号,狭义文学范围之内的小说、诗歌等,与历史、哲学均处于“文学”领域。但之后历史和哲学逐步 ,蔚为大观。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一目了然 特立独行
B. 泾渭分明 分庭抗礼
C. 一览无余 分道扬镳
D. 清晰可辨 自成一体
【答案】D
【解析】
第一空,根据“狭义文学范围······均处于文学领域”可知,评选初期文学的边界没有那么明确、清晰,B项“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是非、好坏分明,D项“清晰可辨”指可以看的很清楚,能够辨别,均符合文意,保留。A项“一目了然”形容事物、事情原委很清晰,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C项“一览无余”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与文意不符,均排除。
第二空,转折前后语意相反,转折前论述历史和哲学都处于文学的领域,故转折后应表示历史和哲学脱离文学,有自己领域的意思且与“蔚为大观”构成程度递进,表逐渐独立,繁盛发展的意思,D项“自成一体”指在客观规律的环境下,自然形成的一种风格和流派,或自发形成的一种形式,可表示历史和哲学独立发展的意思,当选。B项“分庭抗礼”比喻平起平坐、地位相等或互相对立,而文段强调的是文学与历史、哲学分开,而非历史、哲学对立,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总结:
1.看到横线前后出现转折词要考虑前后意思相反
2.转折标志词:但是、可是、然而、不过、却、其实、事实上、实际上
二、递进,是关联关系中的一种,如果横线前后出现递进,要掌握“程度前轻后重”,比如风不仅没有停,而且越吹越大了。递进关系通常由“更”“而且”“尤其”“甚至”等标志词引导。
真题示例

在新课改中,教研员不再是学科教研的指挥者、管理者、评判者,而是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在教研活动中,教研员不能自认为 ______,以权威身份出现,牢牢掌控话语权,而应该创设一种与教师平等对话、共同交流的氛围,充分尊重教师的意见,鼓励教师发表 ______ 甚至与自己的看法相左的见解。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高人一等 独到
B. 高高在上 真实
C. 不可一世 客观
D. 无所不知 自由
【答案】A
【解析】
第一空,根据文意可知,教研员不应该再充当“指挥者、管理者、评判者”,故应填入和“权威身份”类似的词语。A 项“高人一等”、B 项“高高在上”均符合题意。C 项“不可一世”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极点。程度过重,用来形容教研员不合理,排除。D 项“无所不知”和文意无关,排除。
第二空,“甚至”连接递进关系,应填入“见解相左”含义的词语,且程度略轻,A项“独到”和“见解”搭配恰当合理,且能构成递进关系,当选。B 项 “真实”和“见解相左”构不成递进关系,且不符合常识,教师发表的见解本来就应该是真实的,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A。
总结:
1.看到横线前后出现递进关联词要考虑,前后意思要接近且前轻后重
2.递进标志词:更、最、尤其、特别、而且、反而
三、反义并列,是并列关系中的一种,如果横线前后出现反义并列的特征,要掌握“并列两部分语义相反”,这是非常重要的理论要点,同时也是事业单位考试当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考点。反义并列通常由“不是...而是...”、“是...不是...”、“相反”、“反之”等关联词引导。
真题示例

精读是我们做学问的基础,有了基础,才能扩展,这就是博览了。博览也要有重点,不是 ______ 乱翻,必须配合着自己的专业去逐步扩大知识的范围。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古人所谓“一物不知,儒者之耻”,已经是 ______ 了。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囫囵吞枣 无稽之谈
B. 走马观花 老生常谈
C. 漫无目的 不合时宜
D. 避重就轻 陈词滥调
【答案】C
【解析】
第一空,根据文意可知,“不是”引导意思相反的关系,此处应填入“有重点”的反义词,即“没重点”“没目标”,C 项“漫无目的”指散漫,没有目标,符合文意,当选。
A 项“囫囵吞枣”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侧重“不思考”“不认真”;B 项“走马观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D 项“避重就轻”指回避重的责任,只拣轻的来承担。A、B、D 三项均和“重点”无关,排除。
将 C 项代入第二空验证,最后一句通过古代和现代的对比,强调古人读书的方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了,“不合时宜”填入此处恰当合理。
故正确答案为 C。
总结:
理论要点:并列两部分语义相反
典型格式:不是……而是……、是……不是……、相反、反之
粉笔提示:如果遇到句式相同构成并列关系的句子,需要根据句义分析是否为反义并列,确定并列部分的语义关系,再进行判断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