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常识-物质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
原子、离子、分子。
(1)原子
1)概念:
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2)构成:
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构成,质子、中子、电子。
A.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质子数:原子核内质子的个数。
B.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核外电子数:原子核外电子的个数。因为原子呈电中性,故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C.原子序数:按质子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的编号。故: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质子数为1个的叫1号元素,质子数为2个的叫2号元素。
D.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因为一个质子带一个正电荷,故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 = 核内质子数。即:核电荷数 = 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原子序数。
3)相对原子质量:
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2)离子
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3)分子
1)概念:
由组成的原子按照一定的健合顺序和空间排列而结合在一起的整体,这种键合顺序和空间排列关系称为分子结构。
2)特点: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3)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2、物质分类
(1)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3、元素
(1)概念: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同位素:
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或不同质量数)。
例如氢有三种同位素,H氕、D氘(又叫重氢)、T氚(又叫超重氢);碳有多种同位素,例如C12、C14等。
(3)同素异形体:
相同元素构成,不同形态的单质。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方式有三种:
组成分子的原子数目不同,例如:氧气O2和臭氧O3。
晶格中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例如:金刚石和石墨,红磷、白磷和黑磷。
晶格中分子排列的方式不同,例如:正交硫和单斜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