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考情
河南省考考情分析——数资篇
河南省考考情分析——数资篇
河南省考考情分析——数资篇
公考考情

河南省考考情分析——数资篇


从近五年(2015-2019)河南省考试卷(2018年为选调考试试卷)的情况来看,2015-2017年数资总题量为35题,包括数学运算15题和资料分析20题,2018和2019年数资总题量略有减少,为30题,包括数学运算10题和资料分析20题。随着考试日趋规范和成熟,预计2020年河南省依然会延续前两年的总题量即考查30题,其中数学运算10题,资料分析20题。为了提高备考效率,赢在起跑线上,提前了解考点分布并根据考试特点有的放矢的备考必不可少。


一、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包括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种题型。数字推理部分,尽管每年大纲中都有提及,但在最近几年省考均未考查过数字推理,2020年省考中考到的可能性非常小,建议考生备考过程中重点关注数学运算。下面分别按照知识点的分布对各类数学运算题型进行分析。


(一)考频分析


河南省近五年图形推理的题干有一组图、两组图、九宫格和分组分类这四种出题形式,与国考及其他省份的形式基本类似。






从图1、表1数据来看,河南省考中和差倍比问题、工程问题、行程问题、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经济利润问题考查较多,共考查46题,占总题量的71%,是高频考点。整体来说,这些重点题型在掌握规范的方法后便可解出其中的绝大部分,是同学们需要重点复习的对象。

(1)和差倍比问题。和差倍比问题在河南省考中所占比重尤其突出,每年的题量在3题以上,其中 2019年考了7道之多,所以考生对于此类型的题目要特别重视。此类题目相对比较简单,通常用直接代入选项或者列方程即可求解,是得分的重点题型。解决此类题型时,考生需熟练掌握此类型题目的常见解题方法,如代入排除法、倍数特性法、尾数法以及方程法。

(2)工程问题。以前的热门题型,已有2年未考,省考有可能重新出现,平均每年考1-2题。工程问题有三大题型,分别是给完工时间型、给效率比例型、给具体单位型。从近五年考查的5道题来看,三大题型中,给效率比例型考查最多(4题),这类问题可根据效率比赋值效率,求出总量,再根据问题求解即可;其他两种题型考查较少,给完工时间型,我们只需根据完工时间赋值总量,然后求出效率,最后根据工作过程列式求解即可;给具体单位型问题,我们可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直接求解。工程问题属于“套路题”,同学们要重点掌握,考场上一旦遇到,是优先去拿分的题目。

(3)行程问题。以前的热门题型,已有2年未考,省考有可能重新出现,平均每年考1-2题。其中3题考相遇追及,还有3题可以用比例思维解题。普通行程整体难度较低,根据“S=V×T”,再结合画图便可快速解题;相遇追及问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公式的掌握以及对主体行走路线的理解;比例行程问题则需在做题时对不变的速度、时间、路程等条件的捕捉,用比例思维快速解题。在备考的过程中,同学们应熟练掌握基础行程、相遇追及的公式,并练习画行程图。在考场上应优先选择普通行程问题以及相遇追及问题、比例行程中的简单题进行解答。

(4)排列组合和概率问题。高频考点,除17年外每年都有考查,平均每年考1-2题。排列组合题目,多考查基础概念(分类、分步、排列、组合),而概率题目则既有根据排列组合的方法或者枚举法找到满足条件的情况数及总情况数进而求解,又有直接概率分类分步计算求解。此类题目复习时重点掌握排列组合的基本概念,以及概率问题给情况求概率和给概率求概率两种基础题型。由于概率问题常与排列组合结合考查,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学好排列组合是做好概率题的基础。

(5)经济利润问题。近五年考的4道题既有分段计费问题,又有基础经济问题。难度不高,多通过简单计算或列方程便可求解,主要考查考生对进价、售价、成本、利润、利润率等各项关系的理解以及公式的记忆。此外,若题目中出现不同时间段的数据时,可用列表法来帮助理清题目中量与量之间的关系。经济利润问题整体难度不高,是考生们复习的重点。

此外,考试中若遇到年龄问题、容斥原理问题也可考虑优先做。年龄问题多通过直接代入或奇偶倍数排除法进行求解;容斥原理问题,则多通过套公式或画图进行解题。关于其它考查频次不高的题目,考生们在备考时可结合自己的复习情况酌情准备。


二、资料分析


(一) 材料类型及备考指导




河南省考对资料分析的考查非常稳定,近五年均为4篇,每篇5题,共计20道小题。从图2可以看出,在材料的选择上,河南省考以综合类为主,每年至少两篇综合类型的材料。对于考生来说,表格、图形结构清晰,一目了然,数据查找最节省时间,文字材料数据查找相对复杂,数据隐藏较深,查找最为耗时。因此,建议各位考生掌握各类型材料的阅读技巧,尤其是文字与表格的综合材料,理清段落及表格之间逻辑关系尤为重要,同时考生在考场上,可先做图形与表格材料,其次为综合性材料,而将文字材料放在最后来做。


(二)考频分析


资料分析的知识点相互联系紧密,所以考生在备考资料分析时,应全方位地学习掌握资料分析的所有考点。首先应打牢基础,资料分析的基础是统计术语和计算公式等,大家一定不能忽视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这个学扎实了才能在做题速度和正确率上有所提升。






由图3、表2可知,近五年河南省考资料分析除综合分析题外,简单计算、比重问题、增长率问题、平均数问题考查最为集中,几乎每年必考且题量较大。其中简单计算这类题多为送分题,其中直接找数和简单加减计算考查较多。应对这类问题考生们一定要足够认真细心,不要在简单的地方失分。

比重问题考查形式主要为现期比重,多考查现期比重计算,考生需熟记“比重=”的公式,考试时一般为直接或者间接的给出其中的两个量求剩下的量,计算时要结合选项截位直除;两期比重考查也有考查,主要为两期比重比较,只要找到a(部分增速)、b(总体增速),比较a与b大小即可。

增长率则主要考查一般增长率,计算方面,同学需熟知增长率的公式,即增长率=,计算时结合选项截位直除,整体难度不大;而增长率比较,可先观察现期与基期的倍数关系,如现期是基期的2倍以上,则直接用比较,如现期是基期的1倍多,则用进行比较。混合增长率在19年考查2题,根据口诀“混合居中但不中,偏向基数大的”即可快速求解。

平均数问题多考查现期平均数,其中涉及两种考法,一种是考查计算(后÷前),结合选项截位直除即可;另一种是考查比较,其本质为分数比较。此外还考查过平均数的增长率,这类问题只需找到分子增速a、分母增速b,再利用公式计算即可,一般来说计算量不大,结合选项排除法可快速搞定。

其余考点中,基期与现期主要考查基期计算,虽然题量不多,但每年也都有考到。

对于综合分析题目,一般为每篇材料的最后一个小题,考试时最多看3个选项,利用排除法解题。根据大数据统计,C、D作为正确答案的概率更大,因此可先看C、D,再看A、B。看的过程中,遇难跳过,本着从简单选项入手的大原则,往往能更快选定答案。另外,同学们需要对资料分析中的一些常见陷阱,如时间陷阱、主体陷阱、单位陷阱、概念陷阱等有所了解,尽量避免自己“掉坑”。

目前,资料分析考点趋于饱和,每年考查题型、考法类似,建议考生们对上面提到的所有题型考点进行全面复习,做到“全盘通吃”。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联合记忆,比如平均数、倍数、比值的知识点或相关公式可与比重问题联合记忆,无论是现期、基期还是两期比较,比重、平均数、倍数、比值四者的计算方式与比较技巧都是相通的,如果能够把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学习,则能够大大的提升复习效率。


资料分析是行测考试得分的关键,数学运算部分是帮助你与其他同学拉开差距的一个学科。考场上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做题顺序,资料分析虽然在试卷的最后,但是不建议大家最后做。做题时也要速战速决,不能死磕在一道数学运算题目上,一定要有战术的把握整套行测题目。舍弃难题,在有限时间内把会的题目拿下并保证正确率,你离成功就很近了!

职位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