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考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你是否投入到紧锣密鼓的复习中?无论你是首次参加省考的考生还是有考场经验的考生,想要拿下省考,脚踏实地的备考才是唯一的捷径。接下来跟着小粉笔听听素材提供者——麦子的公考故事。
如果你也有公考故事分享,欢迎投稿。稿件发送至:fenbigushi@163.com,入选作者都将获得一份礼物。
▼
终于,在去年的省考中成功上岸,成为了一名省厅公务员。一路走来,要感谢亲人支持、同事的鼓励、自己的坚持......
我是2013年6月毕业的,也像很多人一样成为了一毕业就失业的“啃老族”,由此开始了我长达五年的公考征程。
从13年至15年,我一边打工,一边备战事业单位考试。当时觉得事业单位稳定、上下班自由,特别适合我。
幸运的是,2015年我成功在省直事业单位考试中,在我所报考的岗位中取得了第一,经过紧张的资格复审、面试、体检,最终如愿以偿的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
经过短暂的兴奋之后,却发现事业单位并不是我理想中的“圣地”。单位年龄结构不平衡、上升空间狭窄、天花板低、自我实现感低等等。由此也迫使我开始了第二段上岸之路。
没有人能帮助我,只有凭借自己的努力考走,才是唯一的出路。为此,我在网上买了很多教材、视频,在一次国考的前一个月,还将我的婚假用了在一家培训机构全身心备考。
只可惜这次的结果是失败的,119分,不仅没有进入面试,而且连很多裸考的同学都不如,一度让我很受打击。
无论是全职备考,还是在职备考都会面临许许多多的困难。但认为这里更多的是来自自身的、思想上的阻碍。
如自我怀疑,一次两次的挫败就认为自已与公职无缘,一道两道复杂的数量题,就让自己抓狂。
又如缺乏思辨能力,不时被网上的创业软文或公务员辞职的新闻说动,想放下手中的笔,投入到创业大潮中去。
再如心猿意马,被抖音快手吸引,被朋友聚餐吸引。公考路上想要成功,不是不能有娱乐活动,而是要合理科学的安排学习时间,坚持自己的考试计划、坚持自己的目标、坚持自己的梦想。
想要上岸,不是拼谁的战线拉得长、谁的的时间用的多,而是拼谁的效率高。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之前,先做一份学习计划。
这份学习计划包括长期、中期、短期的,并且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提升程度不断调整。
如果现在想考4月的省考,首先根据自己现在的情况做好前期规划。什么时候正式开始复习,用多长时间练习模块、什么时候针对性的补短板、什么时候开始大量做套卷、什么时候开始冲刺。
然后根据自己的长期计划,细化自己的中期目标。不妨先定一个为期月的“小目标”,在这个月中我有针对性的复习什么,要达到什么水平。每星期中每天的学习时间有多少、行测和申论的时间分配是什么。
在执行自己的计划时,也要学会及时调整,根据自己的进度调整各个知识点的学习时间比重。

经历了七八次事业单位考试,五六次公务员考试,总计十余次的公考,我总结出好的心态是上岸的重要前提。
在两次上了岸的考试中,我对自己的要求都很低: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就行。
把考试当成是对自己一个阶段努力的检验,不是跟同一岗位的其他考生竞争。在这种心态下,更容易有一种喜欢考试、享受考试、期待考试的感觉。
事实上也是如此,如果你把考试看成与别人的竞争,经常想我的竞争对手强不强,我这次发挥不好怎么办等等,就会变得患得患失。
而把考试当成是对自己的检验时,你的每一次提升都会使信心大增,最终这一点一滴的信心会化成考试时保持好心态、超水平发挥的重要保障。
其实,可能每一个上岸的考生都会发现,上岸不代表成功,只是迈上了一个新的平台。
如果你有远大的抱负,就要做好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准备,不要急于求成。
如果你只追求安逸,那你也要做好枯燥乏味、一年一年熬资历的准备,不要心存侥幸。
体制内不是乐土,也充满竞争、充满压力、充满委屈,能够,用平和的心态追求自己的幸福,在考试之余,也学会放下包袱、劳逸结合。
上岸不是你的全部、不是你的人生终点,它只是一段经历、一个新的人生起点。希望每一个孤独奋战的你,相信自己、相信天道酬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