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体育事业向加快建成体育强国目标迈进
2025年11月11日获悉,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指引下,新时代我国体育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十四五”期间,国家累计投入56.5亿元,支持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各地各级政府以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目标,多渠道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公园绿地、桥下空间、老旧厂房等“金角银边”变身为一个个亮丽的口袋体育公园。截止到2024年底,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首次突破3.0平方米,社区15分钟健身圈基本实现。
目前,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4亿人,比例超过38.5%,参与体育运动逐渐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截至2024年底,“十四五”时期我国共取得世界冠军519个,创世界纪录68次。北京冬奥会我国冰雪健儿实现历史性突破,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创造境外参赛最好成绩,冬季项目和夏季项目已呈现出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中华体育精神所展现出的社会凝聚力和影响力,日益转化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动力。
2
2035年我国将基本建成适配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
2025年11月11日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立多层次新能源消纳调控体系,满足全国每年新增2亿千瓦以上新能源合理消纳需求;到2035年基本建成适配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
3
习近平会见西班牙国王
2025年11月12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
习近平强调,中方珍视同西班牙的传统友好,重视西班牙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独特作用,愿同西班牙一道,携手打造更有战略定力、更富发展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4
教育部等七部门部署推进中小学科技教育
2025年11月12日获悉,教育部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提出构建协同贯通的育人体系、建设开放融合的课程生态和教学方式等六大任务,以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为重点,切实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
5
习近平复信青年汉学家
2025年11月3日获悉,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青年汉学家,勉励他们当好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习近平强调,汉学源自中国、属于世界,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希望你们继续与汉学结伴、和中国同行,加强研究阐释,向世界介绍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当好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6
中国三项知识产权申请量均居全球首位
2025年11月12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年度《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报告指出,2024年全球专利申请量和全球外观设计申请量继续攀升,全球商标申请量呈现复苏迹象。中国表现突出,这三项知识产权申请量均居全球首位。
7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2025年11月14日,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二十号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身体状态良好。
神舟二十号乘组3名航天员在轨驻留204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在轨驻留时间最长纪录,其间完成了4次出舱活动和多次货物进出舱任务。在地面科研人员密切配合下,完成了涉及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大量空间科学实验和试验。
注:经综合评估,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舷窗玻璃出现细微裂纹,最大可能是受空间碎片外部冲击导致,不满足载人安全返回的放行条件。
8
世界最大高空风力发电捕风伞成功开伞
2025年11月12日,我国首个高空风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核心装备——世界最大5000平方米高空风力发电捕风伞和两个1200平方米组合伞,在内蒙古阿拉善盟左旗试验场成功开伞,验证了我国高空风力发电技术路线可行性。相比传统陆上风电,高空风电可节约30%左右的度电成本。
9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5年11月16日出版的第22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文章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文章指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抓科技创新,要着眼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抓产业创新,要守牢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并重。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要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
文章指出,要坚决破除影响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完善与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在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上持续用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前沿技术上抓紧攻关。打通影响和制约全面创新的卡点堵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文章强调,“十五五”时期,必须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加快推动作为经济增长和就业收入基本依托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新旧发展动能平稳接续转换。
10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揭示月球氧化新机制和磁异常成因
2025年11月16日,国家航天局公布,我国科研团队通过分析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采回的样品,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模拟演练
1.【单选】2025年11月11日获悉,截止到2024年底,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首次突破3.0平方米,社区( )分钟健身圈基本实现。
A.5
B.15
C.30
D.45
2.【多选】教育部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提出构建协同贯通的育人体系、建设开放融合的课程生态和教学方式等六大任务,以( )为重点,切实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
A.科学
B.技术
C.工程
D.数学
3.【单选】2025年11月16日出版的第22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文章强调,新质生产力以( )为核心标志。
A.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
B.技术革命性突破
C.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D.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
参考答案:B、ABC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