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40人2个岗位
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省属公办本科职业大学。学校地处山西省高校新区,区位优势突出,基础设施完善,办学条件优越。现有20个二级学院,教职员工1700余人,在校生3万余人,设有42个职业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
为深入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加快推进学校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成效,着力打造高水平学科专业团队,学校现面向社会诚聘产教融合领军人才、学科专业带头人,具体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原则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产教融合,需求导向;公开透明,竞争择优;权责对等,动态管理。
二、招聘岗位及数量
(一)产教融合领军人才
招聘10名左右产教融合领军人才,涵盖智能建造、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智能制造、数字经济、文化旅游等领域。
(二)学科专业带头人
招聘30名左右学科专业带头人,覆盖学校重点建设的智慧交通、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经管财贸、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电气自动化、智能建造、物流工程、文化艺术、体育健康等学科专业。
三、招聘对象及基本条件
(一)招聘对象
面向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重点产业园区等,公开选聘在相关领域具备深厚技术积累、丰富管理经验、资源整合能力以及熟悉学科专业领域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具有高水平学术造诣或技术应用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二)基本条件
1.政治素养
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无违法违纪及失信记录。
2.资格条件
(1)产教融合领军人才,需满足以下条件
①具有5年以上大中型企业中高层管理经验,或3年以上产业园区、行业协会核心管理经验,熟悉产业发展趋势与企业人才需求。
②主持过省部级及以上产业协同创新项目、技术攻关项目,或主导过2项及以上企业技术转化、产教融合合作项目。
③主持或拥有相关产业领域专利、标准制定、行业奖项等标志性成果,或有重大知识产权转化应用成效,使行业/企业经济效益不低于500万元。
(2)学科专业带头人,需满足以下条件
①具有3年以上相关学科专业领域教学、科研或管理经验,熟悉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律,能有效整合资源,推动专业整体提升。
②主持过省部级及以上学科专业建设项目、教学改革项目,或主导过2项以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
③在相关学科专业领域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重要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或优秀教材二等奖及以上奖励等。
3.能力要求
产教融合领军人才: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市场开拓能力,能推动产业学院与头部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开发课程、联合培养人才;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和能力,推动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学科专业带头人:具备较强的学科专业引领能力、团队组织协调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制定学科专业发展规划,推动学科专业与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学科专业的整体水平和影响力。
4.其他要求
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国家级人才、紧缺领域核心人才可放宽至65周岁;身体健康,能保证充足时间履行岗位职责。
无法律法规限制就业的情形,与原单位劳动关系清晰,可全职或主要精力投入学校工作。
四、岗位职责
(一)产教融合领军人才
聚焦国家现代产业体系战略,结合山西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与学校学科专业定位,牵头制定产业学院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方向及产教融合实施路径,确保学院发展与区域产业转型、学校办学定位深度契合。主动对接山西重点行业企业、政府相关部门及科研机构,建立高效稳定的校企协同机制,推动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强化学院在技术研发、技能培训、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关键能力建设,助力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牵头推进学院在办学模式、学科专业设置、保障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创新,聚焦产业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适应性与精准度,致力于将产业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示范载体,为全国职业本科教育产业学院建设提供可借鉴的实践范式。
(二)学科专业带头人
紧扣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目标、区域产业需求及职业本科国家一流学科专业建设要求,牵头制定专业建设规划,优化课程体系以消除专业师资同质化,推动专业与教科研方向、产业需求精准契合;参与人才队伍优化调整,牵头组建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引导博士、高级职称人员等核心人才合理配置,明确分工并带动其教学科研能力提升,激发团队整体效能;聚焦专业领域关键问题,带领团队开展教学改革、科研攻关及产学研合作,对接产业实际需求开展社会服务与成果转化,增强专业教科研及社会服务核心竞争力;监督专业教学质量,制定人才培养标准,跟踪专业建设成效,结合学校人才队伍动态调整优化专业发展策略,牵头职业本科国家一流学科专业建设,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招聘程序
(一)发布公告
通过学校官网、相关招聘平台及行业协会平台,发布招聘公告。
(二)报名
本次招聘采取线上报名方式,应聘人员将个人详细简历、证明材料、标志性成果材料等通过邮件方式发送至学校人才工作部专用邮箱(rencai@sxgkd.edu.cn),注明应聘岗位类型,具体见附件1。
(三)综合评价
学校组成评审组,聚焦候选人的行业影响力、战略规划能力、资源整合效能及与山西产业发展的契合度,重点核查候选人过往核心成果(产业合作项目成效、重大科研突破、专业建设标杆案例等)的真实性与引领价值,全面评估候选人与岗位的适配性。
(四)体检与考察
体检:体检标准参照《山西省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体检标准及办法(修订)》执行。
考察:成立考察小组,对候选人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工作实绩等进行考察,形成考察报告。
(五)公示与聘用
根据体检、考察结果,确定拟聘人员名单,在学校官网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与学校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岗位职责、考核标准及待遇。
六、保障政策
待遇实行“基础薪酬+绩效+专项奖励”的差异化薪酬体系,具体如下:
(一)基础薪酬
1.产教融合领军人才:年薪50万元起;
2.学科专业带头人:年薪30万元起。
根据人才本人情况“一人一策、一事一议”。
(二)绩效
根据学校绩效分配奖励相关办法执行。
(三)专项奖励
牵头获批国家级项目、一流学科专业、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指导学生获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及以上等,根据学校突出贡献奖励相关办法规定予以奖励。
(四)福利保障
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办公条件,享受学校的五险一金等福利待遇(全职引进),提供人才公寓使用权。
(五)柔性支持
若候选人无法全职到校工作,可按“柔性引进”模式聘用,相关待遇按照学校柔性引进有关规定执行。
七、管理与考核
(一)管理
受聘人员由学校人才工作部、人力资源部统筹管理,由所属部门进行日常管理,定期向学校汇报工作进展。
(二)考核
实行“日常考核+年度考核+聘期考核”,日常考核、年度考核按照学校教职工考核办法有关规定执行;聘期考核重点评估阶段性目标完成情况和整体工作成效,具体细则由学校人才工作部另行制定。
(三)退出机制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学校可单方解除聘用合同:
1.违反师德师风、学术不端或违法违纪;
2.未履行岗位职责,造成重大损失;
3.连续2个月无法到岗工作且无正当理由。
八、咨询、监督电话
联系人:郭老师(15536861601)白老师(18636109565)
办公电话:0351-5678268
(上述人才引进专用咨询电话,广告营销等非咨询业务勿扰)
监督(举报)电话:0351-5678273
咨询、监督电话开通时间:招聘期间工作日的工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