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聘2人2个岗位
重庆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5年4月重组设立,前身为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公司主要承担重庆城市轨道交通、快线、市域(郊)铁路一体化运营和综合服务工作,员工超2万人。
公司拥有一批长期从事轨道交通技术研究与运营管理的技术骨干,搭建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首席专家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等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为实现重庆轨道交通的规划目标提供了技术和人才保障。
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于2010年9月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审批设立,系国家级科研工作站,目前在站博士后7人。自设站以来,先后与同济大学、重庆大学、长安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建立了联合培养博士后工作机制。现根据公司技术发展工作需求,面向社会按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招收博士后。我司未委托任何第三方招收机构或中介开展招收活动,招收报名不收取任何费用。
一、招收类别、人数及条件
(一)招收类别与人数
本次招收全职/在职博士后,人数为2人。
(二)招收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无违法违纪等不良记录;
2.身体健康,能够胜任博士后研究工作;
3.近三年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或即将取得博士学位者,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4.具有良好的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5.全脱产在本站从事博士后研究人员优先。
二、博士后研究方向与专业背景要求
(一)重庆轨道交通智能与安全研究院、工业与信息化重点实验室博士后1名
1.研究方向。计划建设的重庆轨道智能与安全研究院、工业与信息化重点实验室,是面向城轨系统智能化运营运维的研究院和实验室。主要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开展研究,并在轨道交通行业应用推广。重点包括应急指挥与智能辅助决策、客流预测与智能调度、设施设备智能运维与健康管理、商业资产全要素数智经营、乘客出行体验优化与服务创新、数据安全及数据要素场景、可行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2.专业背景。轨道交通电气化与信息技术、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计算机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智能科学、人工智能、信息与通信工程、统计学等专业优先。
(二)重庆轨道交通多源融合柔性智能牵引供电系统动态仿真研究博士后1名
1.研究方向。柔性交/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及分布式新能源并网拓扑,建立“源-网-车-储”多源融合统一动态模型及潮流计算方法;柔性供电能量预测、协同调度、系统保护与故障穿越策略;分布式新能源并网及稳定控制技术;柔性牵引供电系统供电变流设备智能故障诊断及健康评估方法;开发形成全系统动态行为分析及关键设备状态评估软件。
2.专业背景。轨道交通电气化与信息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能源动力、电工理论新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等专业优先。
三、不予聘用情形
(一)曾被开除公职的;
(二)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有关专门机关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
(三)受处分期间或者未满影响期限的;
(四)患有重大疾病,不适宜从事相应岗位的人员;
(五)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
(六)法律、法规等规定的其他情形。
四、报名
(一)报名时间
截止2025年10月31日24时止,逾期不再接受报名。
(二)报名方式
方式1:应聘人员登录国企优聘(网址https://www.cqrc.net/gzw/index/)投递简历。
方式2:应聘者将身份证正反面、学历学位证书、相关资料证书(职称、专业成果及重要奖励证明等)等报名材料的电子文档(文件命名为姓名+电话),打包发送至CQGDHR@163.com。
(三)报名咨询
联系人及电话:周老师023-68002431。
联系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西段轨道大竹林基地。
(四)报名材料
1.本人身份证原件(面试时交原件检验)、复印件;
2.博士学位证书原件(面试时交原件检验)、复印件或通过博士论文的有关证明材料(申请人在递交申请材料时,如当时还没有拿到博士学位证书,可递交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的复印件或学位授予单位的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出具的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书面证明);
3.提供表明其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成果证明(如:获奖、鉴定、专利证书、学术论文等)、学位论文、成绩单等材料;
4.《博士后申请表》(按照“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标准表格填写);
5.拟申请博后研究方向的研究思路及工作计划;
五、面试
1.审核申请者报名材料,对符合资格条件的申请人员组织开展综合考评面试;
2.面试,择优选择博士后人员;
3.面试地点,重庆轨道运营公司大竹林综合基地。
六、公示
面试通过后,对拟录用人员及基本信息进行公示。
七、进站
公示及审批通过后,全职博士后签订聘用合同、在职博士后签订工作协议,提交博士后相关正式进站材料、办理进站手续。
八、其他注意事项
(一)申请人员因通信不畅等个人原因错过招聘环节的,责任自负。未按规定时间、地点和其他要求参加各招收环节的,视为本人自动放弃。提供虚假材料,直接取消招录资格,已签订合同或协议的,立即解除。
(二)申请人员年龄、学位取得时间计算截止时间为招收简章发布之日。
(三)为防范招收中的风险,本次招收设立监督邮箱CQGDHR@163.com和监督电话023-68002431,应聘者可对相关问题进行举报。
九、工资与待遇
全职博士后按照内部相关制度文件执行,对获得的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国家人力社保部有关资助予以全额发放;出站博士后留渝,符合重庆市留渝人才政策的,可以申请人才奖励补贴。
在职博士后相关待遇面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