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若干人14个岗位
01
空间中心简介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以下简称“空间中心”)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摇篮,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奠基者和贡献者。
空间中心定位于我国空间科学及其卫星项目和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任务的总体性研究机构,我国空间科学领域的研究中心和创新高地,以“引领空间科学发展,带动空间技术创新,树起人类探索太空的新丰碑”为使命,负责组织开展国家空间科学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具体负责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的组织与实施,开展空间科学及相关应用领域的创新性科学研究与技术发展和试验工作。
在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空间中心始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骨干引领与示范带动作用。目前,空间中心已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空间科学总体性研究机构,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和成果,举起了我国空间科学大旗,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02
实验室简介
空间中心复杂航天系统电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围绕空间科学、月球与深空探测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复杂航天系统电子信息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问题,开展复杂系统仿真、星载高性能计算机、空间信息智能处理、智能空间微系统、分布式空间系统等方向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牵头开展空间任务论证、总体设计、系统集成与测试等总体工作,承担星上智能处理、载荷数管、数据传输、空间实验等载荷研制工作,服务国家航天强国战略,支撑空间中心总体地位。
实验室由有效载荷总体、复杂系统仿真、空间综合电子、智能信息处理、空间频谱感知、空间科学实验、先进测量等7个研究团队组成,职工总数220人,在读研究生150人。
03
主要研究方向
复杂系统仿真方向
复杂系统仿真方向围绕航天任务的方案论证、技术验证、试验评估等需求,重点在广域宽谱段复杂光学场景定量仿真及应用、小行星防御方案设计与仿真、空间电磁频谱建模与仿真评估等方面开展创新及应用研究。
星载高性能计算机方向
星载高性能计算机方向围绕星上载荷数据管理、海量数据实时处理、大容量数据存储等需求,重点在星上高可靠载荷数据管理器、星载大容量数据存储系统、星载高性能并行计算等方面开展创新及应用研究。
空间信息智能处理方向
空间信息智能处理方向围绕多源遥感数据实时智能处理、深空科学探测自主管控、自主导航等需求,重点在天基低信噪比暗弱目标检测跟踪、深空自主科学探测管理与控制、新型自主导航等方面开展创新及应用研究。
智能空间微系统方向
智能空间微系统方向围绕星上高灵敏探测、智能计算等方面对低功耗微型化需求,重点在星载单光子探测、X射线探测、片上计算机系统等方面开展创新及应用研究。
分布式空间系统方向
分布式空间系统方向重点围绕长基线、分布式等科学探测需求,开展天基分布式探测新概念、新机理、新方法技术研究,在星间编队测量与控制、信息关联处理方法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
04
承担的重大任务
实验室在探月工程、行星探测工程、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科学卫星系列、子午工程二期探空火箭任务、二代导航系列卫星、高分卫星等国家重大任务中,均承担了科研任务。
探月工程
实验室承担了探月工程系列任务中的有效载荷总体及载荷数据处理器、载荷管理器、载荷电控箱等研制任务和地面综合测试任务,相关成果指标达到了同期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首次月表取采样返回提供了有力支撑。团队获得六部委联合颁发的突出贡献单位和先进集体称号,作为主要参与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行星探测工程
实验室承担了行星探测工程系列任务中有效载荷总体及载荷控制器、载荷管理器研制任务和地面综合测试任务,圆满完成天问一号任务,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成功提供了有力支撑。团队获得六部委联合颁发的先进集体称号,作为主要参与单位获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
载人航天工程
实验室承担了空间站中两个实验柜的主控模块研制任务,突破了大功率加热和高精度温度采集技术,解决了多工位多温度梯度多物理场耦合的复杂材料试验管控难题,已在轨完成了全部的科学实验,下行了多批次几十种试验样品。作为主要参与单位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参与者获得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称号。
空间科学卫星系列
实验室承担了十余颗空间科学卫星研制任务,包括工程任务论证、仿真、频谱资源规划与利用、有效载荷集成、载荷管理、供配电、高性能计算、数据处理、存储、测控数传等设备研制,多项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取得丰硕的科学探测成果做出了重要贡献。团队获得中国科学院突出贡献团队、杰出科技成就奖等称号。
05
重要研究成果
实验室曾获得国家级特等奖4项、一等奖1项;六部委联合颁发的突出贡献单位奖、先进集体奖3项;部委级特等奖4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3项;二十多人次获国家重大工程突出贡献者、先进个人、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及科苑名匠等称号;获全国及国际性竞赛奖励12项。
实验室2013年成立至今,共承担科研项目600多项,发表论文7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0多项,登记软件著作权300多项。
06
工作环境
空间中心在北京市海淀区和怀柔区有两个工作园区,园区环境优美,为职工配备了宿舍楼、食堂、健身运动场馆等生活设施,科研生活多姿多彩。
07
招聘岗位及专业需求
(一)工程序列岗位
岗位编号 |
招聘岗位 |
专业需求 |
G01 |
航天计算机硬件开发工程师 |
计算机、电子信息、通信工程、集成电路、自动控制、自动化等相关专业 |
G02 |
航天计算机软件开发工程师 |
计算机、软件工程、电子信息、数学等相关专业 |
G03 |
航天结构设计工程师 |
飞行器设计、机械工程、动力工程、自动控制等相关专业 |
G04 |
智能数据处理算法工程师 |
计算机、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信息、人工智能、自动化、数学等相关专业 |
G05 |
空间光学系统设计工程师 |
物理、光学工程、电子信息、飞行器控制等相关专业 |
G06 |
航天器轨道优化设计工程师 |
飞行器设计等相关专业 |
(二)研究序列岗位
岗位编号 |
招聘岗位 |
专业需求 |
T01 |
空间飞行器设计技术研究 |
飞行器设计、机械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航空宇航、行星科学等相关专业 |
T02 |
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 |
物理类、应用/计算数学、计算机、电子信息、测绘遥感、飞行器控制等相关专业 |
T03 |
飞行器导航与控制技术研究 |
导航制导与控制、飞行器设计、飞行器控制、光学等相关专业 |
T04 |
星载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技术研究 |
计算机、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 |
T05 |
空间电子系统抗辐照技术研究 |
核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空间材料等相关专业 |
T06 |
空间信息智能处理技术研究 |
人工智能、计算机、自动化、光学工程、雷达工程、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 |
T07 |
空间电磁频谱感知技术研究 |
电磁场与微波、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应用数学等相关专业 |
T08 |
先进光电探测技术研究 |
物理、核物理、半导体器件、光电子、光学工程、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 |
08
待遇及职业发展
(一)工程序列岗位
1.薪酬待遇:体现个人能力及工作业绩的薪酬待遇(可根据实际贡献调整绩效工资)以及各类补贴;
2.落户北京: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可解决北京户口;
3.生活保障:按最高标准缴纳五险一金,并缴纳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拥有年度体检,带薪年假、工会福利等;
4.职业发展:参与国家重大任务的平台;分类评价考核与晋升机制;全链条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
5.能力提升:提供各类交流及培训、公派留学、访问学者、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的机会和渠道。
(二)研究序列岗位(特别研究助理)
1.薪酬待遇:年薪税前30-50万元,逐年增加,根据工作产出给予绩效奖励;
2.按最高标准缴纳五险一金,并缴纳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拥有年度体检、带薪年假、工会福利等;
3.鼓励优秀青年博士依托空间中心申请相关基金和人才资助项目,包括:
(1)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简称“博新计划”);
(2)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项目;
(3)博士后国际交流项目、博士后面上基金、博士后特别资助等基金项目。
09
应聘条件
应聘者应恪守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学风正派、诚实守信;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一)工程序列岗位
符合条件的2025届应届硕士及以上学历者均可报名投递简历。
(二)研究序列岗位
1.获得博士学位3年以内,应届博士毕业生优先(申请时须已满足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要求);
2.申请时年龄不超过35周岁;
3.进站从事特别研究助理研究人员,须将人事关系转入中心,并保证全脱产从事特别研究助理研究工作。
10
招聘流程
1.欢迎应聘者在空间中心招聘系统:http://139.196.79.42:8001/(也可扫描下方二维码)上注册完善个人信息,并将个人简历添加至个人主页简历附件栏,完成上述操作后请在系统中“校园招聘”栏发布的“系统室2025年应届毕业生招聘”栏点击“投递简历”即可;
2.初选合格者,将通过电话或E-mail通知本人参加面试,应聘者可登入空间中心招聘系统查看应聘状态。
原文网址在这里,长按可复制哦~
https://t.fenbi.com/s/00hL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