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知识详解
理论名称 | 基本观点 | 代表人物及常考示例 |
宗教本位论 | 培养成虔诚的宗教人士 | (1)奥古斯丁 (2)托马斯·阿奎那 (3)小原国芳 (4)夸美纽斯:今生是为了永生作准备 |
社会本位论 | (1)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 (2)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 (3)教育是国家的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的发展贡献的指标 | (1)巴格莱:要素主义代表人,主张选择课程内容时要优先考虑国家和人民的需要 (2)孔德: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 (3)赫尔巴特: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4)柏拉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哲学王,国家应该重视教育 (5)涂尔干(迪尔凯姆):教育就是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 (6)凯兴斯泰纳:国家的教育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造就公民 (7)纳托尔普:主张把社会和教育结合起来,强调教育在建立理想社会秩序中的重大作用 (8)孔子: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 (9)荀子:以“礼”为规范约束人的行为,以国家或社会所要求的规范要求人们遵从,使之“安分守己” |
个人本位论 | (1)教育要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服从人的成长规律,满足人的需要 (2)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 (3)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 | (1)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爱伦·凯:儿童教育家,强调尊重儿童 (3)罗杰斯:人本主义代表人,强调关注人的价值和潜能,重视人的情感体验 (4)马斯洛:人本主义代表人,强调人的内在学习,学习的目的是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5)卢梭:教育的目的是造就自然人,培养人的独特个性 (6)萨特:存在主义代表人,强调人的自由发展 (7)奈勒:存在主义代表人,强调教育是为个人而存在,每个人要为自己的存在负责 (8)福禄贝尔:儿童应该在社会生活中自我表现、自由发展,教育提供外部条件解除对学生身体和灵魂的束缚 (9)裴斯泰洛齐:人生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
教育无目的论 | 否定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完全无目的 | 杜威:(1)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持续不断地增长,除此之外教育不应该有其他目的 (2)教育即生长 |
生活本位论 | 教育预备生活说:教育要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 | 斯宾塞:教育要为未来的圆满生活做准备 |
教育适应生活说:为教育即生活本身,注重的是使受教育者怎样生活 | 杜威:教育即生活本身,注重的是使受教育者怎样生活 | |
折中调和论 | 教育既有个人价值,也有社会价值 | 杜威:教育过程和目的就应该“使个人特性与社会目的和价值协调起来。” |
辩证统一论 | 把社会需要与个体的自身发展辩证地统一起来 | 马克思 |
文化本位论 | 用“文化”来统筹教育、社会、人三者的关系 | 狄尔泰、斯普朗格 |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 | 教育的最高目的是要在科学和人文的相互协调、互相补充中促进人和社会在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 赫斯柏 |
二、知识汇总

三、例子汇总
1.人是上帝的造物。——宗教本位论
2.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首先要考虑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社会本位论
3.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社会本位论
4.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社会本位论
5.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社会本位论
6.教育的目的在于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的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个人本位论
7.一切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人,即人的身体、思想和灵魂的和谐发展。——个人本位论
8.凡是给个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的行为就是善的德行。——个人本位论
四、易错易混
1.(单选)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要求受教育者“修己、立己、成己”,以养成个人的“个性智能、学识”,并要外化出去。这反映了教育目的的( )。
A.“社会本位论”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论”价值取向
C.“文化本位论”价值取向
D.“官本位”价值取向
2.(单选)“修己、立己、成己”以养成个人的个性智能、学识,反映了当今社会的教育目的是( )。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文化本位论
D.学而优则仕
3.(单选)某位教育学家曾说过:“教育除了造就每个人使其乐于贡献其最优力量于人类生活的保存和改善以外,不能有别的目的。”以下选项中,( )与该位教育学家的观点相同。
A.杜威
B.赫尔巴特
C.福禄贝尔
D.裴斯泰洛齐
4.(单选)为了调和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之间的矛盾,杜威提出的教育目的理论是( )。
A.社会本位论
B.教育适应生活说
C.教育无目的论
D.折中调和论
5.(多选)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存在两种典型的价值取向,即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下列描述符合社会本位论的有( )。
A.天赋人权、天赋民权
B.教育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
C.一切教育的目的是教育有用的国家公民
D.社会是铸模,个人是所要铸造的金子,金子的价值高于铸模
【答案】1.A。2.B。3.B。4.D。5.BC。
五、巩固练习
1.(单选)“我们的儿童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公民,也是世界的公民,他们将创造历史。”马卡连柯的这句话体现了他对教育目的所持的观点是( )。
A.社会本位论
B.个体本位论
C.知识本位论
D.能力本位论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社会本位论指出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认为教育是国家的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的发展贡献的指标。题干中,马卡连柯的话表明认为是为了社会培养人才,符合社会本位论的概念。A项正确。
B项:个体本位论是指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知识本位即指以知识授受为中心教育倾向。以知识本位为价值取向的教学策略重视学科本身的知识结构与逻辑,以知识传授为目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能力本位论强调能力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主张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单选)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治国的哲学家,这体现了( )。
A.国家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个人本位论
D.教育本位论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强调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认为教育是国家的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的发展贡献的指标,代表人物有赫尔巴特、柏拉图、孔德、涂尔干等。题干中把教育的最高目的认定为培养治国的哲学家属于社会本位论。B项正确。
A、D两项:国家本位论和教育本位论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个人本位论强调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3.(单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反应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是(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国家本位论
D.能力本位论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其中,个人本位论强调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代表人物有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等。题干中,“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出自《励学篇》,强调了读书给个人发展带来的丰厚回报和满足,体现了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A项正确。
B项:社会本位论强调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认为教育是国家的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的发展贡献的指标,代表人物有赫尔巴特、柏拉图、孔德、涂尔干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C、D两项:国家本位论和能力本位论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4.(单选)裴斯泰洛齐认为:“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教育的目的。”这一观点所反映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是( )。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生活本位论
D.文化本位论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人本位论。个人本位论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人的本性,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而不是为某个社会集团或阶级服务。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等。因此,B项正确。
A项:社会本位论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社会的要求,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成员和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教育质量和效果可以用社会发展的各种指标来评价。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荀子、赫尔巴特、涂尔干、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巴格莱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生活本位论认为教育要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或认为教育即生活本身,注重的是使受教育者怎样生活。突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文化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强调教育目的应围绕文化这一范畴来进行,用“文化”来统筹教育、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最终目的在于唤醒人们的意识,使其具有自动追求理想价值的意志,并使文化有所创造,形成与发展新的文化。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5.(单选)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中,属于文化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孟子
B.柏拉图
C.斯宾塞
D.斯普朗格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相关内容。文化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强调教育应围绕文化这一范畴来进行,用“文化”来统筹教育、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最终目的在于唤醒人们意识,使其具有自动追求理想目标价值的意志,并使文化有所创造,形成与发展新的文化。文化本位论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等人。D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D。
6.(多选)以下体现“社会本位目的论”观点的有( )。
A.今生只是永生的准备
B.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C.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D.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
E.教育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
6.【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认为教育是国家的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的发展贡献的指标。“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养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强调的是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为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二者都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教育观。B、C两项正确。
A项:今生只是永生的准备是夸美纽斯的观点,属于神学的教育目的论。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教育即生长”是著名教育家杜威的观点,杜威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由于生活是一个发展过程,生长过程,所以教育也是生长。与题干不符,排除。
E项:“教育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是斯宾塞的观点,属于生活本位论。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C。
7.(多选)某培训机构宣传页写到:“我们的教育是快乐教育,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增进学生的价值,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此培训机构的观点与( )的一致。
A.爱凯·伦
B.萨特
C.裴斯泰洛齐
D.孟子
7.【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个人本位论的相关知识。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为: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代表人物包括孟子、爱伦凯、罗杰斯、马斯洛、卢梭、萨特、奈勒、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题干中,某培训机构的观点符合个人本位论的理念,其观点与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一致。A、B、C、D四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ABCD。
8.(判断)教育的本质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潜能,以便在此基础上建立理想的社会和国家,这句话体现了社会本位论。( )
8.【答案】错误
【解析】本题考查个人本位论。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要从个人本能的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进个人自我实现。题干中,“理想的社会和国家”是建立在“充分发展人的自然潜能”这一基础之上的,教育的本质还是充分发展人的自然潜能,强调的是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体现了个人本位论。
故表述错误。
9.(判断)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因此教育要从“礼”这一需要出发,用“礼义”教化民众,这体现了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 )
9.【答案】错误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社会本位论主张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认为教育是国家的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的发展贡献的指标。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巴格莱、孔德、赫尔巴特、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纳托尔普、孔子、荀子。题干中的“礼”,就是外在的社会要求,约之以礼,即教育目的要从社会的要求出发,属于社会本位论的观点。
故表述错误。
10.(判断)“成长并不是从外部加诸儿童身上的东西,而是他们自己所做的一切。”从教育目的的理论来看,这属于教育无目的论。( )
10.【答案】正确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的理论。教育目的的理论众多,如宗教本位论、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教育无目的论、辩证统一论、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论。其中,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杜威,他否定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完全无目的。题干中,这句话出自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把教育认为是促进生命的成长,在它自身之外就没有别的目的,符合教育无目的论的观点。
故表述正确。
【答案】1.A。2.B。3.A。4.B。5.D。6.BC。7.ABCD。8.错误。9.错误。10.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