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
生物医学工程、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生物信息学、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
最低学历
博士
最低学位
博士
年龄要求
不限
其他要求
1.学历与专业背景:拥有生物医学工程、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生物信息学、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历。具备交叉学科背景或复合知识结构者优先;特别优秀者可放宽至硕士学历。
2.技术专长与经验:在以下至少一个方向上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与项目实践经验:
(1)疾病数字生物标志物挖掘:熟悉多模态数据(医学影像、病理、语音、文本、穿戴设备等)处理与分析,有特征提取、筛选和临床验证经验。
(2)超灵敏检测技术:掌握数字PCR、单分子检测、NGS、高灵敏生物传感等一项或多项技术的原理与开发流程,有方法学建立与优化经验。
(3)AI与智慧诊疗装备:了解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有参与AI辅助诊断软件或智能医疗硬件研发的经验,熟悉软件开发流程或硬件集成。
(4)医疗健康大数据:熟悉真实世界研究、大型数据库构建与管理,有利用临床数据构建预测模型或决策支持系统的经验。
3.产业转化与产品思维:具备强烈的产品意识和商业化思维,能够理解并洞察临床需求,致力于将技术创新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具有市场价值的产品或方案。有创业经历或产品从0到1开发经验者尤佳。
4.跨学科沟通与协作能力:出色的沟通表达能力,能够作为技术桥梁,与临床医生、算法工程师、软件/硬件开发人员、注册法规人员等不同背景的团队成员高效协作,精准传递信息并推动项目进展。
5.项目管理能力:熟悉研发项目管理的基本流程,能够制定合理的项目计划,有效管理时间、资源和风险,确保项目里程碑按时达成。
6.数据科学与编程能力:具备良好的数据素养,能够熟练使用至少一门编程语言(如Python、R)或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数据清洗、分析和可视化。具备SQL数据库操作能力者优先。
7.法规与质量意识:熟悉或了解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于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人工智能软件等产品的相关注册法规、技术指导原则和质量体系要求,能在研发早期导入合规设计。
8.知识产权素养:具备基本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进行专利文献检索和信息分析,并参与技术交底书的撰写,为核心技术构建专利保护壁垒。
9.学习与创新能力:对前沿科技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和好奇心,具备快速学习的能力,能持续跟踪数智医学领域的技术进展,并思考其转化应用的潜力。
10.严谨的科研精神与抗压能力: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注重细节。能够适应快节奏、高要求的研发转化环境,具备良好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心理承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