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判断之翻译推理
逻辑判断之翻译推理
公考笔试

在逻辑判断这个模块中,翻译推理虽然出题的题量并不大,通常在1-2题左右,但是翻译推理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除了单独命题,它会和其他题型结合在一起出题。无论是在组合排列,真假推理,日常结论还是论证题型中,只要出现了逻辑关联词都需要翻译。要想做好翻译题,最重要的就是转变思维。很多同学把翻译当成文字理解题去做,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做不对题。要想做好翻译,一要熟悉背好翻译公式,二要了解翻译题的出题形式。这篇文章就带大家了解一下翻译推理常考的题型。

常规的翻译推理

常规的翻译题通常提问方式为“可以推出”或“不能推出”,题干选项均出现了逻辑关联词。可以先把句子翻译成箭头的形式,再用推理公式判断是否正确。

这里的翻译公式主要涉及到“如果就,前推后”,只有才,后推前”,以其替代关联词的翻译;推理公式主要以逆否等价定律用的最多,即“A→B等价于—B→—A”

例(2018四川)一个人如果是智者,那么他一定是一位谦虚的人;而一个人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他才会谦虚。但是,如果一个人听不进别人的意见,那么他就不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由此可以推出:

A. 一个人如果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他就是一位智者

B. 一个人如果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他就不是一位智者

C. 一个人如果听得进别人的意见,他就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D. 一个人如果认识不到自己的不足,他一定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答案】B

【解析】第一步:翻译题干。

①智者→谦虚

②谦虚→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③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将①②以及③的逆否递推出:④智者→谦虚→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翻译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智者,是对④的肯后,但肯后得不到确定性的结论,排除;

B项:翻译为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智者,是对④的否后,否后必否前,当选;

C项:翻译为听得进别人的意见→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是对③的否前,但否前得不到确定性的结论,排除;

D项:翻译为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是对③的肯后,但肯后得不到确定性的结论,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推理方式

推理方式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翻译题型。提问方式为“以下哪项与上述推理结构(论证方式)一样(不一样)?”这样的题目不需要考虑题干推理规则的对错。先把题干的翻译推理形式提取出来,找一个跟题干一样的或者不一样的即可。

例(2017广州)在全球范围内,所有的大城市的生活成本都比较高,上海是一座大城市,因此上海的生活成本比较高。

以下哪一项与上述论证方式不一样?( )

A. 要进入法院工作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小王在法院工作,因此小王已经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

B. 某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只要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就能获得硕士学位,小张今年获得了硕士学位,因此他已通过了毕业论文答辩。

C. 纵观世界历史,每一位杰出的国家领导人无不有着坚强的意志,华盛顿是一位杰出的国家领导人,因此他拥有着坚强的意志。

D.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只要按规定缴费满15年就能在退休后按月领取养老金,李先生已按规定缴满20年的养老保险,因此他在退休后能按月领取养老

【答案】B

【解析】第一步:翻译题干。

第一步:翻译题干。

大城市→生活成本都比较高,上海是一座大城市→上海市的生活成本比较高,肯前推出肯后。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进入法院工作→通过国际司法考试,小王在法院工作→小王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肯前推出肯后,与题干论证方式一致,选非题,排除;

B项: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小张获得硕士学位→小张通过了毕业答辩,肯后推出肯前,与题干论证方式不一致,当选;

C项:杰出的国家领导人→有坚强的意志,华盛顿是一位杰出的国家领导人→华盛顿拥有坚强的意志,肯前推出肯后,与题干论证方式一致,排除;

D项:按规定缴费满15年的养老保险→退休后按月领取养老保险金,按规定缴费满20年的养老保险→退休后按月领取养老保险金,肯前推出肯后,与题干论证方式一致,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许多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觉得翻译推理很难,主要是公式多,犯懒不想背。但由于翻译知识的应用非常广泛,小粉笔还是希望大家都能花点时间背诵和练习,这对大家做整个逻辑判断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只要能背对公式,翻译题是不需要纠结可以百分百选对的拿分题型。

职位表.xls


山西粉笔
山西粉笔微信号
认证官方微信号
其他分校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上海
陕西
四川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