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大做:攻克申论中的“启示”题
小题大做:攻克申论中的“启示”题
申论揭秘

初识“启示”

在单一题中,“对策类”题目历来考察频率较高,除了我们最常见的“提出建议、概括措施”类的问法以外,还有一类问法很特殊,就是“启示类”问法,这类题目要求我们能够从其他地方或者其他国家的做法中得到启示,进行方法借鉴。

例如分析M县的成功做法对G市其他市县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有哪些启示,这道题目就是告诉我们在材料中会出现一些M县已经做了的并且结果很成功的做法,所以当出现对策标志性动词时,这里往往是答案来源,然后将其直接摘抄或归纳概括出来即可。但是,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启示类题目需要我们注意对策的迁移性和普适性,即去掉国别和地区,将只适用于小范围的具象做法稍加归纳概括,使其同样适用于其他地区。

加深认知

“启示”这一要素,既包括成功经验,也包括失败教训,教训类题目出现频率较低。“启示”类题型答案一般以对策的形式呈现,含有对策标志性动词,比如:“建立、统筹、规范、打击”等。如果题干中已然说明要让我们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成功做法,那我们本题主要从成功的做法中摘抄、概括出对策即可;如果题干让我们总结某地失败的教训,这时就需要我们将问题反推为对策。但是,启示不能只将各地区的合理举措进行简单复述,而要将对策写得更加规范化,具有通用性。

一、在做题的过程中,出现标志性动词的句子需重点阅读。

二、需要将其他地区细节性举措稍加归纳概括,以满足启示的迁移性和普适性。

我们以一道真题为例,演练我们的解题方法:

我国有不少地区在保护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果你是某市负责地方文化保护工作的人员,概括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节选自2013年国考(副省级)第二题)

豫园旅游区是上海老城厢的发源地,近年来逐步形成了以豫园、城隍庙、上海老街等为中心的旅游风景区,九曲桥、湖心亭尤其享有盛名。【“逐步形成……”这是对策类的标志词,可得知豫园不是以单一旅游景点形式来开发的,而是包含很多景点的综合式开发,故归纳出:综合式开发旅游景区。】民俗工艺小商品、上海及全国特色小吃、上海土文化民间文化在此得到重生与发展,成为市民节庆庙会地。【“民俗工艺”、“本土文化”、“民间文化”等都属于文化当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能够得到重生与发展,说明地区十分重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这里可以得出: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豫园作为留存完好的江南古典园林,被誉为“东南名园冠”。【“江南古典园林”属于有形的文化遗产,即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能够留存完好,一定和地区的重视、保护无法脱离。结合上面地区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得: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豫园商城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经过大规模扩建【“豫园商城”体现出豫园不仅是文化旅游景点,同时也是发展经济的载体,归纳可得:注重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成为规模宏伟的仿明清商业建筑群,既有历史渊源,又有民族风格,豫园被塑造成一个文化综合体【“塑造”是表对策的标志性词汇,概括出要点:打造文化综合体。】为了再现民俗风情,豫园商城推出了“豫园中国节”的概念。正月有新春民俗艺术灯会,三月有中华美食节,四五月是春季庙会和茶文化节,夏季有少数民族风情节,秋季有庙会和赏菊啖蟹节,冬季有冬至膏方节等,尤其是元宵灯会在春节期间的上海最有人气,充分显示了民俗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并因此成为上海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证明了上面的“本土文化”、“民间文化”等的确说明地区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以上材料,我们能够获得哪些启示呢?


我们发现只要多关注材料中的对策标志性动词,该处往往有得分点。比如“形成”“扩建”“塑造”等,便不难找到答案。但是,这仅仅是第一步。一些地区的举措只适用于本地区,并不具有概括性,所以我们还需将这些具体的举措稍加归纳概括,例如将“民俗工艺小商品、上海及全国特色小吃、上海本土文化及民间文化在此得到重生与发展”概括为“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让启示更加具有迁移性和普适性。

知识小结

其实,这些启示类的题目只是出题人的“障眼法”,最终考察的,还是在材料中寻找对策和简单的归纳概括能力,考验同学们在考场紧张的氛围中是否能够细心阅读材料。同学们,找“启示”的方法你学会了吗?赶快找一道“启示”类的题目试试身手,看看效果如何吧!


职位表.xls


安徽粉笔微信公众号
安徽粉笔微信号
认证官方微信号
其他分校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四川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