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之思想篇
中国传统文化之思想篇
公考笔试

01

三教·九流·十家

三教:两汉之际佛教传入我国后,称儒、道、佛为三教。
九流:指先秦时九派学说。即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十家:九流(即九家)再加上小说家。


02

“爱人”与“兼爱”

儒家重义轻利,墨家统一义利,这是“爱人”说与“兼爱”说的主要区别。儒家“爱人”说主张“爱有差等”,孔子主张爱有差等,如爱自己的父母与爱他人的父母,就有先后、亲疏、厚薄之分。

儒家“爱人”侧重于“修己”,启发人们在道德上的自觉。孔子提出“爱人”说,是为了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调整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从而维持宗法等级制度。

墨家“兼爱”说认为“爱无差等”,墨子主张不分远近、亲疏,他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家“兼爱”注重“交相利”,强调在行动上、物质上的利人。墨子“兼爱”说反映了平民、小生产者的平均主义理想。


03

黄老学派

战国时期,以“黄帝”为名的学术派别大量出现,黄帝成了“学者所共述”的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吸收了黄帝学说中的尚法的思想,形成了以“道德”为核心的新道家学说。同时,为了提高学派地位,该学派又抬出黄帝作为本学派创始人。这样道家学派变成以黄帝、老子为旗帜的新学派——黄老之学。


04

天人之辩

所谓“天人之辩”,是指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之间关系的辩论。商周时期,人们把天看做是至高无上的神,到春秋战国时期,“天人之辩”真正开始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展开。儒家创始人孔子曾对鬼神产生怀疑,但孔子的学说并未因此发展到唯物主义。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老子主张道法自然,这种尊重客观规律的思想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叫人顺从命运则是消极的。孟子则片面夸大理性的作用,以为通过思维能“知天”。


05

义利之辩

所谓“义”,是指一定的行为道德;所谓“利”,是指个人的利益。讨论行为道德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就是“义利之辩”。
孔子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认为义利是矛盾的,解决矛盾的方法是重义轻利。墨家则认为义和利是绝对统一的,不存在任何矛盾。他们认为不存在有利无义或有义无利的现象。孟子认为,追求义是人们行为的唯一目的,而任何对利的关注都有损于人们道德行为的纯洁性和高尚性,所以,利欲是一种有害的念头,必须在思想上加以排除。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义利不相容,它们的关系只能是一个战胜另一个的关系。


06

中庸

“中庸”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上的一个重要内容。孔子解释“中庸”为“过犹不及”、“执两用中”、“中立不倚”,中庸就是既无过,也无不及。 “中庸”思想是主张维持质的稳定性,并不是我们所谓的折中主义。


07

性善论

孟子提出的“性善论”,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他认为人性中具有仁、义、礼、智四种善端,它们是人性中所固有的。尽管他说的“善端”并非是说人生来就是一个具有完善美德的君子,但他还是把潜在的道德意识看成是先验的东西。


08

性恶论

荀子是先秦时期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在哲学思想方面,他提出“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他把道德认识、道德行为看做是后天人为的结果,认为不道德的行为的根源在于欲望和天性。


09

人定胜天

“人定胜天”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在天人关系问题上的一种主张,意指人类依靠自身的力量能够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它是由战国时荀子首先明确提出的。荀子认为,人只要遵循自然规律,就可以正确地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来战胜自然。


10

庄周梦蝶

庄子是个观察精细、思维敏捷的哲学家,同时又是一个想象丰富、情思飘逸、具有浪漫气质的诗人、文学家。庄周曾梦为蝴蝶,翩然飞舞,全然不知自己是庄周。突然醒来,他意识到自己又分明是庄周。庄周于是想:“究竟是庄周梦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为庄周?”梦和真不可分,梦可当真,真亦可当梦,或许人生也是一场梦,甚至是梦中还有梦。“庄周梦蝶”把宇宙和人生哲学融为一体,是庄子从人的个体存在的角度对宇宙、人生等问题的形象化的哲理阐述。


11

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是中国汉朝思想家董仲舒建立起来的封建伦理政治学说。董仲舒按照他的“天道”理论,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夫妻。这三种关系是最重要的。而这三种关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三纲”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把封建等级制度、政治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
“五常之道”是指仁、义、礼、智、信。董仲舒认为,五常之道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和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治国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12

天不变,道亦不变

“天不变,道亦不变”是西汉董仲舒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道”是封建社会据以存在的根本原理,其核心是三纲五常。“天”是指自然界的最高主宰或天意。董仲舒认为,封建社会的最高原则是由天决定的,天是永恒不变的,因而按天意建立的封建社会“道”也是永恒不变的。董仲舒以“天不变,道亦不变”来论证封建制度和君主统治的合理性和稳定性,后来成了束缚人们的精神枷锁。


13

理学

理学是宋明儒家的学术思想。理学包括以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前者认为“理”是永恒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理”派生;后者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认为主观意识是派生世界万物的本原。

宋明儒者不再囿于以往那种章句训话中的求理,只是同意或反对某个字的含义,而对义理大加阐述。他们认为,合乎自己愿望的事物就是“理”,就是一种自然。理学认为“理”不仅是自然界的最高原则,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很多理学家将“理”规定为宇宙本原,于是把对平常礼教的违背归咎为违反了理。


14

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宋明理学认识论学说,原是作为诚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养方法的命题,从宋代理学家程颐开始,把格物致知作为认识的重要问题来对待。程颐认为“格物”就是就物而穷其理,格物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讨论、应事接物之类,以达到“致知”(体会、领悟所固有的理)。朱熹在程颐思想的基础上,通过为《大学》作格物致知补传,提出了系统的认识论及其方法论。他以“人心之灵莫不有知”为认识主体,以“天下之物莫不有理”为认识客体,认为联结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方法,就是格物致知。


15

存天理,灭人欲

在认识论方面,朱熹发展了《大学》关于“格物致知”的思想,将其解释为“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在人性论上,朱熹认为,天理和人欲是绝对不相容的东西,“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为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把封建伦常、忠孝仁义抽象为先天至高的“天理”,要求人们摒除私欲,摒除物质世界的一切诱惑,通过正心诚意、克己复礼,使人性纯化而归复“天理”。
朱熹的思想在生前并未得到统治者的重视,他死后不久,理学便成为元、明、清各代帝王改造统治思想的基础,被奉为官方哲学,对封建社会末期产生了重大影响。


常识真题回顾

1.( 2014联考)“三教九流”中的“三教”,通常是指(   )

A天、地、人

B儒、法、墨

C儒、佛、道

D儒、道、阴阳

【答案】C


2.(2010福建)在我国传统学术发展史上,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标志性学术成就。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汉代经学 魏晋玄学 隋唐佛学 宋明理学

B.汉代经学 魏晋佛学 隋唐玄学 宋明理学

C.汉代儒学 魏晋玄学 隋唐佛学 宋明经学

D.汉代儒学 魏晋佛学 隋唐玄学 宋明经学

【答案】A


职位表.xls


安徽粉笔微信公众号
安徽粉笔微信号
认证官方微信号
其他分校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四川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