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听干货,藏在耳机里的涨分秘籍!
小粉笔每天上午分享一篇精选干货文章,读给正在准备公务员考试的小伙伴们听,点击左上角的爱听干货图标即可进入专栏收听往期内容。
今天,小粉笔来跟大家分享物理常识中的“声”相关知识,一起来听吧~
一、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震动产生的。
二、声音的传播
1、形式: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被称为声波。
2、条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气体、固体、液体,真空不能传声。
3、速度:与介质和温度有关。介质中传播速度:固体>液体>空气。
4、反射:
(1)概念:声音在遇到障碍物时会被反射回来,这种现象称为声音的反射。
(2)回声:被反射回来的声音再次被我们听到就形成了回声。
(3)应用:海底的深度、河流的宽度以及回声定位(仿生蝙蝠。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超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传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5、衍射
(1)概念:指声波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部分声波会绕至障碍物背后并继续向前传播的一种现象。
(2)现象: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三、声音的“三要素”
声音的三要素即: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即声音频率的高低。
(1)单位:赫兹,符号为Hz。
(2)影响:音调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就越高;频率越小,音调就越低。
(3)体现:声音的高低。如瓮声瓮气、脆如银铃。
(4)超声波与次声波: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是20Hz—20000Hz
① 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
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
应用: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
② 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
特点:波长很长,不容易衰减、不易被水和空气吸收,能绕开某些大型障碍物发生衍射。
危害:某些频率的次声波由于和人体器官的振动频率相近甚至相同,容易和人体器官产生共振,对人体有很强的伤害性,危险时可致人死亡。
2、响度,声音的强弱。
(1)单位:分贝,符号是dB。
(2)影响:由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响度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体现:声音的大小。如震耳欲聋。
3、音色,即声音的质量、特征。
(1)影响:由声源材料、结构决定。
(2)应用:辨别不同发声体。如悦耳动听。
四、噪声
1、概念: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但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危害:
(1)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声音不超过90分贝——长期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
(2)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声音不超过70分贝——70分贝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
(3) 为保证睡眠和休息,应控制声音不超过50分贝,30—40分贝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4)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分贝的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会完全失去听力。
3、控制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
(1)在声源处减弱。例如,改造噪声大的机器或换用噪声小的机器,做个外罩把噪声源罩起来,在内燃机排气管上加消声器。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例如,使装有噪声源的厂房门窗背向居民区,来减弱传向居民区的噪声;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使传来的噪声被反射或部分吸收而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例如,可以戴上防噪声耳塞,或者在耳孔中塞一小团棉花。
点击下方文字可收听往期精彩内容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进入爱听干货专栏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