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五)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五)
时政热点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一)推动消费回升

【政府报告节选】

推动消费回升。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拓展农村消费。要多措并举扩消费,适应群众多元化需求。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内容解读】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中明确提到要“推动消费回升”,主要是因为今年受新冠肺炎影响,我国的经济受到很大的冲击,为了确保经济快速反弹,推动消费回升,也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在经济领域中,国际国内都出现了一些较为明显的积极变化。如果我们要想更好地稳增长,就需要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消费回升。在措施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抓住了促消费的根本点,稳就业促增收可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这是促消费的根本之策;找准了促消费的着力点,把公共服务消费、线上消费、农村消费等为重要的着力点,充分释放消费潜力;抓住了促消费要回归的原点,促消费要注重保民生,适应群众多元化需求,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逻辑梳理】

本段是“总分”逻辑,主要从四个角度论述如何“推动消费回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是“推动消费回升”的根本;“生活服务消费”“线上消费”“农村消费”是“推动消费回升”的重点领域,即说明通过各种措施,多措并举满足群众的消费需求。


(二)扩大有效投资

【政府报告节选】

扩大有效投资。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主要是: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支持加装电梯,发展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增加国家铁路建设资本金1000亿元。健全市场化投融资机制,支持民营企业平等参与。要优选项目,不留后遗症,让投资持续发挥效益。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内容解读】

今年5月以来,多地重大投资项目开复工不断提速,千方百计抢时间、赶进度,精准发力优服务、优环境,本次政府报告中提出“扩大有效投资”,充分发挥稳投资稳增长的关键作用,力争将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稳住经济基本盘。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如何扩大有效投资时强调,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既有新基建,也有新型城镇化,同时传统的“铁公基”、水利、能源等重大工程;同时,要“健全市场化投资机制”“优选项目,让投资持续发挥效益”,让投资发挥其最大的作用,让投资在市场中正常运行,让投资不断发挥其自身效益。

这实际上体现了政府以民生为导向的支撑内需扩大的重大举措,稳投资要牢牢把握“有效”二字,找准投资领域,精准发挥有效投资的作用。

【逻辑梳理】

本段是“总分”逻辑,主要从“支持‘两新一重’建设”“健全市场化投资机制”“优选项目,让投资持续发挥效益”这几个角度阐释如何“扩大有效投资”。


(三)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

【政府报告节选】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带动作用,培育产业、增加就业。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完善便民设施,让城市更宜业宜居。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内容解读】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政府报告中提出“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这代表着新型城镇化更突出以人为本和提质为上的核心思想,也象征着新型城镇化迈入发展新阶段。

但是,仍然存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展缓慢、城镇化质量不高、对扩大内需的主动力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需要进一步通过“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综合带动作用”“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完善便民设施”等几个措施推进新城城镇化建设,不仅能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完善城镇主档制度,而且能全方位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让百姓在城市有所居,安逸居。

【逻辑梳理】

本段是“总分”逻辑,主要从“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综合带动作用”“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完善便民设施”这几个角度阐释如何“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同时阐释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可以“培育产业、增加就业”,可以“更宜业宜居”。


(四)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

【政府报告节选】

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继续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内容解读】

随着各大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高质量区域经济布局逐渐明晰。多个区域增长活力正逐步释放,成为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

当前,我国区域发展仍然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贫困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基础公共服务水平差距明显”等问题,区域发展改革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因此,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完善区域政策和空间布局,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是当务之急。具体可通过“顺应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发挥区域板块特色和优势”“区域发展中减少同质性竞争,进行互补性竞争”“发挥集聚经济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激发市场活力”等方面来促进区域发展,落实发展战略。

总之,区域战略布局不断完善,我国区域间差距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包括经济水平、基础建设、基本公共服务等多方面差异均有缩小趋势,充分体现出这次政府工作报告的前瞻性、战略性。

【逻辑梳理】

本段是“总分”逻辑,主要从“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这一宏观角度,“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一中观角度,以及“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这四个微观角度,阐释如何“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


(五)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政府报告节选】

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突出依法、科学、精准治污。深化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加强污水、垃圾处置设施建设。壮大节能环保产业。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内容解读】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报告时指出,去年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其中污染防治持续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生态环境总体改善。因此,当务之急需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提质增效。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人类生存、健康、发展的基础,是“生产力”,是“金山银山”。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把做好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落实各项治理措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突出依法、科学、精准治污”“深化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加强污水、垃圾处置设施建设”“壮大节能环保产业”等一系列措施;同时也可以从“运用技术手段,精准施策”“强化生态保护监管执法,明确权利清单和责任清单”“坚持对违法行为零容忍,强化监督问责”等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

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是中华民族能够长久、永续发展的大计。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的效果。

【逻辑梳理】

本段是“总分”逻辑,主要从“依法、科学、精准治污”“攻坚治理重点地区大气污染”“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壮大环保产业”这几个角度阐释如何“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其中“依法、科学、精准治污”是“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的核心;“攻坚治理重点地区大气污染”“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壮大环保产业”是具体阐述。


(六)保障能源安全

【政府报告节选】

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发展可再生能源,完善石油、天然气、电力产供销体系,提升能源储备能力。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内容解读】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能源产业链运行受到较大冲击,国家能源局相继研究实施20多项具体举措,推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目前能源产业基本实现全行业复工复产,主要能源品种供应充足。

保粮食能源安全是“六保”任务之一,能源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长期以来,我国能源的关注焦点过度集中在单一的能源成本方面,忽视了终端消费侧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责任。加之今年国际能源供应链紧张,复工延期、进度受阻,给我国能源行业持续稳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需多措并举,提升我国能源生产和供应的能力。保持开发生产力度方面,国家能源局积极应对外部冲击,制定多元化保障策略,抓好开发和稳产增产,同时,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加快重大工程建设方面,提升管道等规划建设水平,提升电力等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大力培育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

【逻辑梳理】

本段是“总分”逻辑,从四个角度论述“如何保障能源安全”。其中“推动煤炭高效利用”“提升能源储备能力”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基础措施,“发展可再生能源”“完善能源供销体系”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升级措施。

职位表.xls


天津粉笔
天津粉笔微信号
认证官方微信号
其他分校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四川
新疆
云南
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