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现象分析题”迷雾
拨开“现象分析题”迷雾
申论揭秘

一、初识“特点”

现象分析题是综合题的一种,答题要素不确定,可能涉及到问题、影响、对策等多个要素,题目较难。

常见的提问方式:对……现象进行评析,谈谈……现象的看法,对……现象的见解等。要求一般是:观点明确、分析透彻、论证充分、有理有据等等。

例如:请你对“报复性熬夜”这一现象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分析透彻,条理清晰。这就是一道典型的现象分析题目。

二、加深认知

在了解了现象分析题的基本特点之后,如何解答呢?小粉笔告诉大家解答这类题目的一般思路、方法:表态+理由+对策。

1.表态:一般我们的态度倾向有三种,即赞同的、反对的、辩证看待或未知的。具体是什么态度,要依据题干和材料确定,不是个人主观判断。

2.理由:要挖掘资料中和题目主题有关、能够支撑观点的要素,可能包括问题、危害、意义、事例等。

3.对策:通常在答案的末尾作为总结,材料中有对策可直接摘抄,如果没有对策,为保证答案完整,在字数允许范围内,可自行补充。

三、小试牛刀

下面我们以一道真题为例,看看现象分析题如何解答。

【例题】

“给定资料”中谈到,“博士生逃离科研选择去当中学教师”的现象引发了社会热议。请你参考给定资料,对这一现象进行评析。(2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透彻,不超过300字。

【第一步,审题】

1.这个题目要求我们对一个现象进行评析,是典型的现象分析题。

2.解题思路:表态+理由+对策。对于本题来说:(1)表态:博士生逃离科研选择去当中学教师这一现象,仅凭字面信息无法确定具体的观点态度,需阅读给定资料后确定;(2)理由:可能要分析博士生逃离科研选择去当中学教师的原因、影响等;(3)对策:根据资料摘抄出对策,或自行补充。

【第二步,阅读资料、提取要点(截取部分资料)】

段1:著名教育和文化学者Y:放弃科研也许跟老师的教育方式有问题有关学生被逼得太紧或者压力太大。学生去当中学老师,是想换个环境放松自己,或许有一天,他还会发觉学术界的好,回到学术界。

〖学者Y的观点中,“教育方式问题”“被逼得太紧”“压力太大”“放松自己”提示出博士生放弃科研的原因,从中可概括出:①教育方式不合理,学生被逼太紧,压力太大,想换个环境放松自己。说明放弃科研有一定的合理性。〗

段2:网友A:这些年的人才高消费现象太多了,“大学生竞聘掏粪工”“硕士生争当清洁工”,国家和学校对名牌大学研究生的培养投入不菲,这些人却因为种种原因放弃所学专业这是对高等教育公共资源的浪费……

〖段尾处“浪费”这一负面词汇,提示出人才逃离科研有消极的一面,具有不合理性,从中可概括出:②浪费人才及高等教育公共资源。〗

【第三步,按题目要求整理要点】

【回扣题目,注意满足题目要求。将要点按照现象分析类题型的答题思路:表态+理由+对策,整理组织要点,得出答案。】

1.表态:

对“博士生逃离科研”,应理性、辩证看待。【结合分析的内容可知,这一现象既有合理性,又有不合理之处,因此要理性、辩证看待】

2.理由:

合理性:【要点①】教育方式不合理,学生被逼太紧,压力太大,想换个环境放松自己。

不合理性:【要点②】浪费人才及高等教育公共资源。

3.对策:资料中没有直接的对策,该题答案字数允许,为保证答案的完整性,可由问题分析推导出对策:推行科学教育方式,改善教育环境,充分利用人才及公共资源。

【参考答案】

对“博士生逃离科研”,应理性、辩证看待。

首先,这有合理之处:教育方式不合理,学生被逼太紧,压力太大,想换个环境放松自己。

其次,这也有不妥之处:浪费人才及高等教育公共资源。

我们要推行科学教育方式,改善教育环境,充分利用人才及公共资源。

四、知识小结

现象分析题类题目要注意解答的思路、方法:表态+理由(从问题、危害、意义、事例等方面展开)+对策。其中“表态”部分要尊重材料,切忌脱离材料,随意发挥。如果要求中出现“论据充实”“有理有据”,答案中一般要有具体的例子作为例证。

职位表.xls


粉笔在云南
云南粉笔微信号
认证官方微信号
其他分校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四川
天津
新疆
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