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航空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诚聘海内外优秀人才公告
山东航空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诚聘海内外优秀人才公告
教师招考公告

招聘若干人4个岗位

报名时间
即日起

一、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简介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4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4个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学校卓越工程师和质量工程提升试点专业,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申请已受理。学院具有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控制工程领域招生资格,电气工程学科为学校高水平建设学科。建有山东省高校智能机器人特色实验室、滨州市智能感知与机器人重点实验室、滨州市科普教育基地、滨州市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航空学院航空特种电机及其控制研究中心、山东航空学院航空智能控制与机器人研究中心和山东航空学院飞行器控制与仿真研究中心。学院建有电气传动和智能控制2个科研团队,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3项,市厅级科研项目20余项,校级科研项目50余项,横向课题80余项;发表SCI、EI、CSCD等高水平论文40余篇;获得专利授权12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30余项;获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16项。


二、招聘计划

联系人:

杜老师18306492003 0543-3388789

张老师13210356717 0543-3191856

E-mail:51278512@qq.com

125969702@qq.com

地 址: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黄河五路391号

山东航空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三、基本条件

政治素质高,品德优良,遵纪守法,热爱教育事业,恪守高校教师师德师风行为规范,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科研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身心健康,能胜任岗位工作要求。


四、人才类型

(一)高层次人才

第一层次

在本学科领域研究处于国际学术前沿、具有世界一流学术水平,取得卓越成就的顶尖人才,符合山东省《引进顶尖人才“一事一议”实施办法》所列“杰出人才”或具备相当水平的杰出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70周岁。

第二层次

学术造诣高深,在本学科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具有较强的团队领导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带领学术团队协同攻关、带领本学科赶超或保持国内先进水平的领军人才;或相当水平优秀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

第三层次

学术造诣精深,在本学科教学科研方面取得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有较强的团队领导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带领、协助本学科赶超或保持国内先进水平的国内外杰出人才;或相当水平优秀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

第四层次

科研创新能力突出,在本学科领域取得高水平教学科研成果、有较大影响的青年拔尖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第五层次

国内外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较好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第六层次

国内外公认高水平大学毕业的科研成果突出的博士(后);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二)青年博士

具有良好的教育经历、较好的教学科研基础和良好的发展潜力,年龄一般不超过38周岁,特别优秀或急需的人才,年龄可适当放宽。

A类: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取得突出的业绩成果,具有突出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发展潜力。

B类: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取得较高的业绩成果,具有较强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发展潜力。

C类: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取得优秀的学术成果,具有优秀的发展潜力。

D类: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取得良好的学术成果,具有扎实的科研基础,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五、引进待遇

 (一)全职引进人员均为事业编制。

(二)引进人才配偶符合山东省人事调配政策的,按政策解决;属滨州市外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职人员、国有企业正式职工的,滨州市原则上对口安置。

(三)引进人才子女入学申请就读滨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学校协调滨州市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统筹安排;就读山东航空学院附属小学,不受学区限制。

(四)引进人才可根据滨州市政策拎包免费租住人才公寓,也可入住学校周转房。

(五)引进人才在滨州市购房,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100万元。

(六)符合各级人才工程入选条件的,学校将积极引荐,推荐成功后同时享受相应的政策待遇。

(七)入选市级及以上人才工程的,享受相应免费健康查体等医疗保障待遇。

(八)安排博士办公室,配备必要办公设备;在科学研究、重大科研项目申报、创新团队组建、科技成果转化所需的设备购置和科研用房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原文网址在这里,长按可复制哦~

https://t.fenbi.com/s/00pyed


原标题:山东航空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诚聘海内外优秀人才公告
(内容以官方公告为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职位表.xls


山东粉笔
山东粉笔微信号
认证官方微信号
其他分校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上海
陕西
山西
四川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